驱动力就是——迎着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不用别人督促,去达成目标的一种能力。
丘吉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说:我们还没有到扔白旗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到最后,在法国、在海上继续战斗。我们要带着更强的信心与力量战斗,不管代价是什么。我们要在沙滩上、在陆地上、在田地间、在街道里、在山丘上,不停战斗,永不投降。
驱动力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激励一个本质上没有驱动力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驱动力和 GPA 没有关系,和过往成就没有关系,和经济或社会背景也无关。但总能从你过往做过的事情里看出端倪。
相比上辈,这一代年轻人总体而言缺乏目标感、不想做承诺,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不够。
很多时候他们并非没有动力,而是这种动力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压抑或者迷惑。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当今世界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他心急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面临漂浮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诺的现象,透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发现他们生命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目的感」。
戴蒙认为,驱动力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大部分成人谈论驱动力,通常是通过考试、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
但是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更大的「目的」(purpose)存在,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徒劳无功,而且很快就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戴蒙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不断强调:「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
而目的的厘清,在于能清楚回答「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看到有目的感的年轻人,都有高驱动力,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目的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但目的不能被给予,而需要被引导。
戴蒙的研究发现了年轻人如何在城市,工作,家庭,以及社区中找寻目标。斯坦福通讯社就以下问题采访了戴蒙教授。
(一)
在如何鼓励年轻人寻找意义感
与目标感的研究中发现了什么?
首先要明白,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行动。行动会解决一个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一些事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努力来改善或创造。
其次,要相信我们有做出这种改善的能力,事实上,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要愿意并主动地去做这些事。
(二)
年轻人是否在为目标及意义而纠结?
回答是肯定的。
目标不仅是一种对于实现某事的自身渴望,而且还是一种对必须完成某个行动的承诺。人们为之挣扎是因为有些人觉得他们的生命中充满了义务责任而非个人意义。
另一些人感到挣扎是因为他们无法承诺一个行动计划。这些问题会在各个年龄层出现,但是年轻人会更纠结。
有些人觉得他们被迫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而有些人则是因为他们还未学会如何将激情与合适的行动结合在一起。
(三)
目的,目标和驱动力这三者有何关联?
目的,是一种很特别的目标,和一般短期、立即的目标不同。目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人每天有千百个目标,享受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买一份好礼物,但目的是一种遥远的长期目标,是一个你想去的方向。
你的一生想往哪里去?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目的必须是有意义的、长期的、对这世界或其他人有帮助的目标。有了目的,你会开始安排各种目标,让自己一步步到达那个目的。
父母、老师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应只是单单考高分、考不好会让父母失望等,这些真的是很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和学习动机应该是:当学生全心投入他们想学的内容,可以完成人生哪些目的。
目的会产生一种内在(而非外在)的驱动力,「我学习并非因为妈妈叫我学,而是因为我真的很在乎,想学好。」
例如,医学院学生永续的学习驱动力应该是:「有一天我当了医生,就可以帮助、医治更多人。」
如果一直想到这个目的,就可以持续学习下去的能量,不仅为参加考试,而是学得更好,几年长期的努力,这才重要。
目的是一连串「为什么」的组合。但在学校里,老师、学生却从来不问为什么,例如科学老师教公式、原理,即使学生学得很棒,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只知道为了考试非学不可。
各科老师都应先跟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学这个科目?人类的需要和这个科目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要成为科学家?为什么发现新定律很令人兴奋?
没有这些「为什么」,你无法让学生有长期的学习驱动力。你可能用恐吓的方式来吓学生:「如果没考好的话,就有哪些严重后果,」让学生有短期学习动机,但学生不会出于兴趣、自己把书拿出来读。
学生必须知道为什么,才会全心全力、自动自发的去念书,而非被恐吓鞭策。
很多目标是自我导向的。例如我要一辆很炫的车、穿漂亮的衣服让人家称赞我很美,或想要累积自己的财富、光环、荣耀。
这些是目标,并不是人生目的,因为它们不会带给你那种「完成一件对世界有意义的事」的满足感。
当然,这类自我导向目标和最终的人生目的可以同时并行,你可以开发一种计算机产品,为了赚大钱,也因为你相信可以帮助更多人探索世界。
(四)
目的可以改变吗?何时可以改变?
目的可以有很大的改变,尤其在人生早期。因为一件有目的感的事,会让人学习另一件有目的感的事。
例如年轻人会对成为运动选手很有目的感,但不能一辈子都是运动选手,因为年纪大了就无法参赛。但成为运动员那种自我承诺、自律的习惯,会发展出另一个目的。
一个真正的人生目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到你必须要表现你的承诺,至少完成一些事情。你从中学到经验和能力,就可以开始另一个目的。
目的并不一定要英雄式的,你不一定要有拯救世界、医好癌症、改善环境污染等伟大的目的。
大多数人都只有很平凡的目的,可能是当个妈妈好好教养小孩、协助组织小区、加入学校的家长会、或任何艺术、音乐社团等。
这些都是很小很平凡的目的,但你必须要承诺参与、实际行动、履行你的义务,最后你完成一些事,让你更投入这个世界、产生一些超过自己的影响和贡献。
(五)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
专注于目标感和意义感是否更具挑战?
对于年轻人寻找目标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选择在哪里生活,追求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度过一生,以及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是可能的和可取的,如今的社会已经比以前的选择范围更宽更广。
虽然有这么多的选择可供甄选,但当年轻人首次面对时还是会觉得困惑。
此外,选择产生的不确定性是令人恐惧的。
以前,关于职业,家庭和社区地理位置的选择在 20 岁左右就会定下来,这远比当今社会到而立之年还无法敲定的苦恼要少很多。
但是我认为这种推迟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只要在选择的过程中持续地去学习和努力向前。
事实上,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种延迟为他们想要主导的生活和想要的人生提供了更有力和更有趣的选择机会。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