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激发了不少人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有调查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大学生热衷创业是好事,但近五成受访者不清楚合同诈骗及形式,并屡屡被骗,梳理其中原因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宏观方面来看,大学生创业容易被骗的原因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帮助力度还不够。教育部门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来,各高校在休学创业、学分转化等方面都给予了创业学生很大的帮助,但缺乏整体理论和实践框架上的课程辅导。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服务员”的角色没有做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在功利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已经创业成功的项目上,对大学生初次创业的项目不够重视。三是在创新创业的宣传中,只讲述成功的案例,不讲或少讲失败的案例,这让大学生将创业想得过于简单,忽视了背后的风险。
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大学生自身对创新创业认识十分不足,甚至存在错误认知。调查显示,86.15%的受访者选择合作伙伴最看中对方的经营绩效,而很少注意合作伙伴及企业的品格;77.95%的受访者在“与合作伙伴关系好”的情况下,对开展跨行业经营没有明确的选择。这一数据说明大学生自身对创业风险和权益保护缺乏认识,对自身创业路径缺乏长远的考虑。
针对现在最火的大学生创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直言:“大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如果认为现在就要人人做比尔?盖茨,我认为特别危险。”
大众创业之下,大学生无疑要敢于冒险与创新,但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创业存在很大风险,需要有充足的准备。此外,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戒骄戒躁,多学习别人的创业理念,并通过实践锻炼自己。正确认识创业的价值往往比创业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