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备受追捧。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只要是硬的,再配上点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概念,你就有可能让你的产品隐约闪着土豪金的光泽。然而近日我们盘点国内硬件创业公司时,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些事实:硬件已经热闹了大半年,而真正有投资落实的硬件创业团队其实并不多,粗略统计已经公布的有二三十家左右。这个数量跟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事件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
如果你也去了前几天的MDCC,你会发现光是这一次展会上露面的硬件团队数量就已经超过了70家。显然,出现在那里的团队并非每个都拿到了投资。今年,各大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都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看硬件项目,对于这些投资人来讲,什么样的团队适合投资呢?
想必每位投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的人更在意品牌的潜力,有的人更在意培养一个潜力团队,甚至还有的人更在意短期的投资回报,在11月9日点名时间10X10会议上,戈壁投资的杨世毅分享了他们在挑选硬件创业项目的一些考虑。
第一,产品要抓住刚需、痛点。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两种需求是普遍而广泛存在的,满足这两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当下中国也比较有可能取得爆发式的增长。举个例子来讲,戈壁之前投资了iKair团队,正是看中了空气污染这一普遍刚需痛点,而 iKair在点名时间的募资成功也恰好能反映这一点(点名时间科技分类第一名,所有项目中金额第八)。
第二,这个项目应该能沉淀数据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两个概念。在普通人看起来很虚,但众位行家对此肯定是非常敏感的。智能设备特别是可穿戴式设备量化自身,量化环境的这一特点,能够让后台沉淀大量的数据,久而产生一个非常规律性的趋势,这一趋势不只可以应用在后续产品的发展上,更是产品能够防止山寨,建立竞争壁垒的最大资本。比如像Kinsa这样小小的体温计,它不只能够监测你的身体数据,更是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判断你的身体状态,从而为提供后续服务做更多准备。
第三,你的项目所利用的技术应该是成熟的。既然你是在创业,而不是做科研,那你就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或者说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就能拿下的技术,否则你会花太多精力做这些近乎“科研“的东西,结果回头发现它还无法量产,或者成品率太低。
第四,关于用户体验,产品的使用门槛要低。MYO(虎嗅注:由加拿大创业公司Thalmic Labs开发的3D体感追踪产品,形态为腕带)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学习使用它还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作为对比,那个非常成功的产品—iPad,手势控制,非常自然,小孩子也可以搞定。这是它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在智能设备时代的今天,设备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学习使用设备已经越来越变成一个产品设计时的基本要求,而现在的创业团队,最好能把产品的使用门槛降到最低,低到拿过来就明白怎么用的地步,而不是去看说明书。
根据这些原则,你会看到,比如说像Google Glass,这显然不是一个创业团队可以去碰的东西,NEST这种产品,显然是不太适合中国家庭使用的产品,而一些智能手表和手环能否最终留在市场上,这也都存在着非常大的问号。而像专注运动追踪的GolfSense,体温计Kinsa,植物领域的Plant Link等等有些虽然都还不算那么刚需,但也至少能算得上是好的产品,能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建立起竞争壁垒。
另外,数据和服务才是建立竞争壁垒的核心。创业团队要专注细分市场,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在服务用户过程中不断沉淀用户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之后最好能够对接后端服务,以数据和服务构筑竞争壁垒。在产品推广方面,我们都在谈硬件免费,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赔钱赚吆喝的事情现在我们已经见了太多,而赚了吆喝又挣钱了的事也不是不能发生,因为硬件后面的服务是可以把钱赚回来的——理论上讲,免费模式在硬件仍然可行,只是现在时候还不到。另外,粉丝经济不仅可以改进产品,结合网络销售的模式,更可以直接带动销量,降低库存,这也正是互联网人做硬件的优势所在。
把这些事情计划好了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要看团队的能力和态度了。
本文作者bugeng,加速Do创客媒体CEO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