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制造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数字经济”这一概念。
从我们的理解来看,这三个概念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是手段,分享经济是过程,数字经济是结果。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是贯穿始终的目的和目标。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原因有三。
首先,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全球崛起。十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大部分是以石油公司为代表的能源企业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今天全球排名前十位中,有七位是像苹果、谷歌(微博)这样的高科技企业。
其次,数字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云计算、移动支付、LBS 等通用技术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让协同设计、柔性制造等成为可能。结合大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动机。
最后,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站到科技发展的前沿,在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市值排名全球前十的互联网企业中,中国占四席,美国占六席。数字经济发展带给中国“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的机会,不可错过。
制造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拥有完备的制造体系,2015 年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业制成品来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夺取新一轮全球竞争主导权的关键。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地位,能帮助我们打造出全球规模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工业大数据。补足短板,力争先进,到2025 年,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不仅仅向全球输出中国产品,还要输出工业互联网的中国样本。
02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三个基础
移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的:一是连接,二是云,三是安全。
先说连接。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存在数十种信息协议,形成一个个互相分割的“信息孤岛”,容易造成生产和消费脱节、连接失效。
目前仍有企业沿用老思路,用非常保守的方式希望把数据放在自己的内网上。但是这样做其实既不经济也不安全,就像是电力时代,企业不接入公共电网而是在厂子里建个自用的发电厂。
互联网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打通线上线下,把信息网、销售网与供应链融合起来。借助移动互联网,制造业企业可以动态感知用户需求,从而组织研发、制造和服务,实现智能制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公司,以及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一起努力。
再谈谈云。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点,是工业云平台。这是目前先进制造业战略竞争的焦点,也是抢占制造业数字入口的关键。
100多年前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制造业因为电力新能源的加入开启了电气化改造进程,产生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实现了生产效率革命。现在的“接入云”与 “插上电”具有同样的意义。借助云平台,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但能够纵向整合产业链资源,也能横向触发跨界创新的可能,让各类制造资源的共享、重组和更新变得更简单。此外,大企业可以通过云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和计算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同创新,共同实现数字化升级。
腾讯与三一重工合作的“根云”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三一重工通过腾讯云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30 万台设备接入平台,实时采集近1 万个运行参数,远程监控和管理设备群的运行,实现了故障维修2 小时内到现场、24 小时内完成,同时大大减轻了零组件库存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延伸,成为服务级企业的提供商。
现在,用电量是重要的经济指标,表明经济活动是否活跃。未来,用云量也很可能成为类似的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安全永远是腾讯的生命线。过去近20年,我们在内部成立了7 个安全实验室,深入研究不同的安全领域,安全、稳定地运营海量数据。2016 年,我们设在上海的科恩安全实验室发现了特斯拉汽车系统的多个漏洞,帮助特斯拉排除了一些安全隐患。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云平台成系统地开放给制造业企业。
未来的安全问题,需要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形成紧密的安全联盟,防患于未然。
03
制造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
一切有云,有人工智能的地方都必须涉及大数据,三者的有机共生毫无疑问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也是腾讯正在探索的方向。
腾讯优图和广东的医院合作,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识别CT 图像,辅助医生做早期筛查,初步结果是查出肺癌的准确率达到63%,排除肺癌的准确率达到78%,超过了普通医生的平均水平。其他的人工智能产品,如微信里的语音翻译用到了自然语言处理和声纹识别;还有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建军节换头像穿军装,用人脸识别和智能融合技术,把个人头像融合到军装背景里,看起来逼真自然。
这些应用场景单个看都很小,听上去也不如云计算、大数据这么吸引人。但是我们有一个观点,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是“场景”,或称之为“市场”。有了应用场景,有了市场,数据自然会产生,也会驱动技术发展,人才也会随之而来。从不可复制性的角度来说,计算能力和大数据都是可复制的,但是市场和人才是不可复制的。
制造业中有非常多这样的应用场景,孕育非常大的市场机会。未来,所有制造业企业都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企业融合的结果,就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是大数据企业、云计算企业、人工智能企业。
过去20 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支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和上网设备的制造能力。
未来20 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各方携手共创未来。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