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话题一直想细细的讲一下,尤其是西安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作为千百万创军中最年轻,思想最活跃,也是最“无助”的群体,情怀难以落地,小打小闹难成器也是目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西安为根源去讲,是有地利优势的。作为中国第三大教育中心,西安的86所各类高校以及100万的大学生基础为创业这件事本身提供了基数支持。其次西安民办高校集中的特点也是别的城市不具备的。在创业这件事上,民办与公办的大学生无论在思路执行还是结果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差异,这点在后面细讲。

其次从政府扶植政策上讲,在整个西部五省也是第一的,早在2013年, 工商局首先率先降低登记门槛,提出西安高校毕业生(含五年内往届毕业生)申办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可以先“零首付”申请注册的政策。在最为关心的资金补贴上,西安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回原籍创业的可获不高于2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同时针对合伙创业的还可以申请最高50万元担保贷款。在场地上,目前已经认定的众创空间在120家左右,可供使用的面积在面积1359万平,价格上多在1000元/工位·月左右,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承受范围以内。虽然补助这些在全国来看并不算高,但好在西安有100万的大学生基数补充。在这100万中可以拆为两部分,公办和民办,以及本科和专科,不同的学校性质以及学历区分,给创业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公办洋气民办落地 改变世界还是改造生活

简单总结就是公办院校的创业项目偏向于高技术,科技类居多,比如中草药提取和研究开发、微型电路控制系统等。民办院校的多以服务类为主,比如幼儿舞蹈培训班、外贸电商代理,婚礼化妆司仪,出租旅行用品,同城跑腿服务等。

撇去所谓谁更高大上的偏见,洋气和落地是公办与民办呈现出来的不同结果。说到根本不仅仅是大学生在思路上的差异,也是高校自身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偏向技术,专业的知识积累本身是需要实验室、器材、师资这些硬件支撑的,很显然普通民办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导致了在教学思路上更偏向于实用性,低成本的项目成为培养的重点。

虽然民办院校近些年一直在硬件上有进步,但在师资技术上的差距依旧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教育部的规划中,民办三本和高职此后的方向也是技术类,公办主攻学术类,这样的大环境也表明国家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的政策导向。

同时从投资成本而言,侧重服务类项目的投入显然更少一些,能够吸纳的人群也更多,门槛也足够的低,一两人成伙。而公办技术类的项目往往对资金、团队有较高要求,侧重于集团化作战、门槛高,长效收益好。这一点,在去年的大学生毕业报告中也有体现,调查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达到62.84%。而在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门类中,占比最多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比23.85%。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占比10.05%。

此外,在已有的创业大学生中,专科生的创业率是高于本科生的。其中的原因无非两点:以西安为例,2015年大学生就业半年后,本科生的收入在3500元以上,而专科生仅2800元,不仅低于本科生25%,甚至低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收入。收入的不平衡,是专科生创业比率较高的一个诱因。其二从心态上讲,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费时间费精力的过程,高学历的学生认为自己为了高学历已经努力很多,在找工作上更趋向于稳定。相比之下,学历不高的专科生在找工作劣势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创业这条渠道,主动性也更高。关于以上两点的差异在笔者接触到的三个创业学弟的故事中就有体现。

跑腿改变生活 挣到一分钱也是付出的汇报

认识张龙也是因为大学社团的缘故,同属于外联部,一个学长一个学弟,在纳新的时候就觉得他很特别,对于外联无非就是出去找商家拉赞助,支撑社团平时运转的经费,这件事本身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更是技巧。在面试的时候,不同于别人侃侃而谈自己对外联工作的理想,张龙谈的都是自己在高考完之后,做小生意卖冰棍赚的第一桶金的故事。也是多亏面试的留下了,要不以后张老板的跑腿创业也就无从谈起。真正张老板的跑腿业务起步也是大三以后的事儿了,那会创业的概念还没有现在这么火,我们当时称为小生意。其实也就是在宿舍开个小卖部,给宅在床上的宅男送泡面,辣条等,赚个差价,一个月挣个七八百,刚够生活费。或许对于很多人,到这里就结束了,上学搞点外快,毕业后安心上班。

笔者上文所说的专科效应这时候就出来了,作为一个三本的西安高校,张龙学的还是最冷门的计算机专业,用他的话说,毕业就等于失业,也就是这种窘境,逼着他出来创业。因为有了两年的送货经验,原本规划的跑腿生意开展的也比较顺利,业务也是五花八门,从取快递,买水带饭,冲网卡,陪人旅游,代人表白再到冒充男友,只要是和学生生活相关,能赚到钱的,龙哥都接。常常是半夜12点,接到在网吧熬夜的宅男电话,要求送一桶泡面,或者凌晨在火车站接人等,远、累、咋,不赚钱,对于这点我也很困惑,他却有着自己的道理,比如火车站接人的雇主是某广告公司的策划,以后可以帮忙做广告,送泡面的其实也是一程序员,以后开发网站可以帮忙,对于这种长远的眼光,笔者确实是没有,在此后团队做大以后,这种投资的眼光展现了价值。

在所谓的“乱七八糟”的业主做了一年后,龙哥拉了合伙人成立服务公司开始走上正轨,从送泡面开始走向同城快递的思路,主要面对企业的小额订单,也是做的风生水起。四月份社团聚会时候再见,也是买了车,买了房,年底结婚,算的上是西安大学生创业里成功的。

高校微信网红养成之路 关注学生贴近生活

在新媒体领域,如果单单从思路上讲,恐怕没有比在校大学生脑子活的,张亿的新媒体创业故事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2013年的时候,微信公众号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满地都是,而张亿开始注册第一个公众号的时候也纯粹是因为无聊,并没有什么创业的宏伟理想,那一年,英雄联盟正红火,几乎成了每个男生的标配,集体逃课开黑,和隔壁宿舍对战联机也是常事,因此约队友就非常重要,张亿的微信号也是这个时候好的,这小子虽然学习不咋样,但在打游戏上颇有天赋,从最开始在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攻略,再到组织校园LOL宿舍对战,以及当解说,这都是后来的事儿了,方式完全和现在的电竞界的小苍,伊芙蕾雅和小智没有差别,只是说影响的范围小一点,就是周边的四个高校,但人数确实不少,5000多玩家了。在学校自己的微信号阅读量只有区区几百的时候,张亿的单篇图文阅读量都在2000以上了,也开始在男生圈子里有了名气。

慢慢的,开始有食堂的商家嗅到了商机,联系他在每天的微信上打送饭订餐的广告,尝试了一周效果还挺好,确实有很多学生因为玩游戏有送饭的需求,往往一天的微信就能给店家带来100多订单。再到后来,每天微信上接三个广告,收入就有300多,抵得上一个白领的收入了。网红变现的途径无非就是接广告和做电商,广告的依赖性太强,且太多的话容易影响用户体验,要想实现长久的盈利,让商家买单是比较靠谱的。

在游戏网红当了一年半以后,张亿也是和一个做技术的舍友合伙,给学校的商家以及周边的店面开发在线微商城和点餐系统,同时兼顾着运营微信号,同时也积极联系学校的宣传部门,在赚钱的间隙,发一发学校师生的文章,对依靠招生营生的学校也是一种宣传,学校也会拿出一部分的资金帮助,这个时候包括学校资金支持、广告,做点餐系统,以及帮忙代运营微信号,收入方面已经不用担心了,这也算是网红创业在高校里的一个切实的案例,高校创业,虽然学生消费能力低,但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思想活跃,忠诚度高,这都是流量的最主要保证,有了流量变现也就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了。

围绕高校贴近生活 大学生创业的两个切入点

无论是第一个做跑腿还是第二个游戏发家,有两个点都值得关注:围绕高校,贴近生活。笔者以为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需要注意的。

大学生创业这件事本身,撇除国家分流就业压力,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初衷,本身劣势是非常明显的,没有渠道,没有资源,没有钱,贸然的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行业,竞争力上丝毫不占优势,进入社会创业的层面,想法对成功的影响就降低很多,更多拼的就是资金渠道等硬性条件,这也是受众的客观条件决定的,送东西送补贴都很难吸引新用户。

而围绕校园的环境,首先大家的消费能力是相对均衡的,差异性不大,同时对思维,创意的重视性是低于补贴的。好不好玩,有没有用反倒是吸引用户的出发点。在这样大环境下,低成本运作,轻资本重营销就有了实施的客观条件。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去群里消费范围和人数的固定性,也容易确定创业项目的方向,吃喝玩,八卦游戏、外卖活动都是发力点。第二点一定要贴近生活,确实在校园里推广无人机能迅速吸引人气,但最终能做下去的可能不如游戏电脑租赁。说到底,贴地气的核心就是消费频次,校园的市场环境已经决定了你要创业的项目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很容易赚吆喝没买卖,而学生创业本身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和经历去以补贴教育用户的,这点要牢记。

专科生的取胜,民办院校的实用化倾向以及围绕校园项目的选择……这些点恰恰折射的就是目前西安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学生创业的占比不断提升,如何在选择项目上,在服务好学生,在学校上寻找商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百万学生的刚需也是足够广阔的市场。至于如何发挥,就看自己了。

本文作者:杜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