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B轮的1.5亿元融资后,时隔6个月,二更于今日对外宣布完成了B+轮的1亿元融资。本轮由云锋基金领投,源码资本跟投

从2016年3月完成A轮融资开始,二更于2017年1月完成B轮融资,7月完成B+轮融资。接近18个月时间,完成三轮融资,融资金额超3亿人民币。

二更诞生于2014年11月,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3年前就专注于短视频的二更,如今终于踩在了风口上。创业邦问二更创始人丁丰:“现在是二更最好的时候吗?”他回答:“不能说是最好的时候,毕竟短视频才刚刚开始。我只能说一切都比我预想中要来得快很多。”

跑得快自然是好事,但中间要承担的快速迭代和裂变,对于这家创业公司来说,自是一条不平坦的路。

20多年都在做同一件事

虽是媒体人出生,丁丰在懂内容之余,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会做生意”,商人气质浓厚。

27岁就是部门主任,30岁任都市报广告部负责人。后离开体制,成立传媒公司,到拍出“更”系列视频,正式创业成立“二更”。丁丰总结,“干的事情一直没变过。只是传播介质变了,我一直在选择受众最容易接受的介质,秉承着‘温暖’的核心,传播资讯,服务企业。”

丁丰形容二更是一家服务型公司。要服务用户,制作好内容;同时也要服务企业,做高质量传播。这个方针不是他灵光一现的拍脑袋决策,与其在传统媒体多年实操经验有关。他到杭州担任都市报广告部负责人时,给领导只提了一个要求,要有自己的采编团队。“那时我做了第一份都市报专刊,专用来采访编辑一些行业信息。但不是直白的卖广告方式,会用生活服务类的内容向读者传播信息。”

在他看来,目前二更的模式,和当年所做的事情并无二致,只是用了当下最容易被用户接受的——短视频形式。

如何占据短视频山头

在2014年拍出二更的第一条片子之前,丁丰就对短视频很看好。只是,“2010年到2013年,那时候还没有短视频的概念,更多是叫微电影。”

“这时候,我就知道,短片的热潮要来了。我的注意力不再是电视,而是手机。”丁丰回忆,创办二更以来,就那个时期最艰难。艰难在于要做一个选择,是继续做赚钱的老业务,还是开始追求看好的短视频领域。

那个时候有很多人不理解丁丰,觉得既有的业务挺赚钱的,为什么还要折腾并未找到变现方式的短视频。“我自己刚开始也不确定短视频值不值得做,后来二更第一季内容《杭州24小时》,播到一半就有企业找来。我就知道这事能成。”于是,他带着之前团队的核心创作成员一起成立了现在的“二更”。

短视频的风口兴起前,二更完成了从自媒体到内容平台的转变。如今,二更的业务分为三部分:媒体、教育、互联网技术。面对业内人士对二更的争议,“一家用融资赚钱的公司。”丁丰表示:“B轮融资的时候,我们已完成自负盈亏。今年,在媒体和教育上,我们都有盈利。”

短视频风口来临的信号,莫过于各大平台在短视频上的布局,比如创作人扶持计划、与MCN合作。微博运营副总经理陈福云告诉创业邦,二更是微博战略合作伙伴里的第一批机构。在他看来,二更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快得看明白了微博的发展趋势。走了矩阵号发展的方式,多品类发展。且在内容规模发展的基础上,还能保持高质量、调性统一的内容

如今,在微博每个月发布的视频机构榜单中,二更一直处于前十名。

丁丰告诉创业邦,能够实现微博上的矩阵号发展模式,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流量。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创作人计划。当前,他们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设立了二更的站点。起初,这些站点并不是他们的公司,而是他去各个城市谈,把一些与他创业初期有着相似困惑的导演集中起来。让他们产生PGC的内容,然后二更帮其传播。后来合作顺畅了,他们便对这些合作伙伴进行培训,甚至吸纳到二更中来,最后自然形成了各个地方的二更站点。

“没有庞大的导演团队,我们很难在内容上取胜。”丁丰表示。“那导演多了,又分散在各地,你们如何让他们的片子风格保持统一的调性?”创业邦问。丁丰笑言,这也是他们现在扩展做二更教育的原因。刚开始他们只是对二更合作的导演培训,后来发现这套模式对导演提升很快,就对外开放了。如今,还和学校合作,在更早期的时候,去加强导演人群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二更的内容池。

人多了,自然涉及到管理。丁丰觉得这是互联网化的好处。他们用云服务的方式来解决。自建系统,让每一个导演的创作资料有迹可循。“素材一旦多起来了,也会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建立了高清的素材库。未来,版权也是我们盈利的一部分。”

丁丰向创业邦表示:“二更绝不只是拍短视频,围绕着媒体内容,我们构建了一个生态。”

钱怎么用

关于完成B+轮融资后,二更的方向,丁丰提到四个方面:一、完成城市站的升级与拓展,打造二更作为城市媒体运营商的地位;二、重点完善二更学院,联合政府和高校资源,通过教育培训,大规模培养孵化影视创作人才;三、继续在全国布局内容营销体系,服务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成为企业媒体化的合作伙伴;四、将建立起线上的视频内容生产制作平台,目标是做中国最大的高清视频素材库。

丁丰坦言,其中,线上视频内容生产制作平台,也就是“云”的建立,是目前二更最为烧钱的地方。但日后的效益也是他颇为看好的。

采访中,丁丰特意强调,二更能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团队的功劳。他说二更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接近50人,他享受带着大家去戈壁行走的过程。也得意于这一年高层人员的人才吸纳,“很多人才的加盟,都是我花长时间“磨”来的!”

二更的合伙人李明曾对创业邦表示,虽然他是90后,丁丰是70后,但是两人的性格刚好相反且互补。李明少年老成,丁丰勤于探索、对年轻事物充满好奇。丁丰的同事对其评价是,永远精力充沛,爱和年轻人打交道。他自己坦言,别的创业者对于见投资人没那么热衷,他不同,曾一轮融资见过42个投资人。找钱是一方面,他享受跟投资人深度交谈的2—3个小时。有次,一个投资人玩笑到:“我对你们的商业模式都不感兴趣了,就想知道你是怎么能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让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状态变得这么好的。”

“我喜欢现在做的事情,你看二更的内容,都是温暖的。之前我们的一个报道对象,为此得到了社会关注和帮忙。我觉得这就是最核心的成就感。”丁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