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婚寿喜庆都少不了摆宴吃酒,酒席宴上酒到甜处也免不了猜拳行令,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在古时,行令和猜拳不是一回事,行令高雅得多,同时难度也大得多,这种酒令,如今已难觅踪迹。而猜拳这形式因为较简单和平民化,故而长久不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猜拳和行令连为一语,实则有拳而无令。永安喝酒也有一套拳令,这套拳令百年来基本上没有走样,在民间广为流行,拳令从一至十是这样的:



一定高升 两榜进士

三元及第 四逢四喜

五子登科 六连大顺

七子贤徒 八仙过海

开花状元 全逢全喜



    这套拳令都是吉祥用语,不乏儒雅之气,保留浓郁的古风,且大多与科举有关,有些还有典故,让我们试作解析:

    一定高升。也可作“一鼎高升”。说的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殿试分一二三甲发榜,统称进士,亦称“三鼎甲”。考上了三甲,升迁做官指日可待;中了一鼎,当然一定会高升了。

    两榜进士。读书人若是通过科举中举人,再考上进士,继而做官的,称“两榜出身”,或两榜进士,是非常风光的事。

    三元及第。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举人中头一名的称“解元”;会试考中者为贡士,贡士的第一名称“会元”;上了殿试的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叫“状元”。如果兼有解元、会元、状元三个头衔,就被称作“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十分荣耀的事。

    四逢四喜。四喜应是“福禄寿喜”四项内容,连有这四喜,可算是人生的最高境遇了。

    五子登科。又称“五子经魁”。这里有个典故:《三字经》里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时期,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的五个儿子学业有成,同时科举题名,因而五子登科是做长辈的对下一代的期望和企盼。另外,五子经魁是乡试考试中举人的前五名叫“五魁”,与五子登科具有同样含义。

    六连大顺,是六六大顺之意,好理解。

    七子贤徒。紫金(永安)过去有“七贤祠”,供祀,“廷平七贤”,他们是将乐的杨时,沙县的罗从彦,南平的李侗,尤溪的朱熹,永安的陈渊、邓肃等。这七人均是在理学上有成就的人。“七贤徒”大概是指这七人;也可能指“竹林七贤”。

    八是八仙过海,九是开花状元,这都好理解,不赘述。

    十是全逢全喜,意思是全部都来,大团圆。

    可以设想,当初编排紫金(永安)这套拳令的人,肯定是个文人才子,所以在拳令中才有这许多科举内容。拳令也反映出古代社会的风气时尚和价值取向。
紫金(永安)人在猜拳出手前要一起喊声“齐”,表示做好准备,共同出拳。猜拳喊拳令时音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和韵律,好像唱歌一样,极富有永安特色。